諺語和諺語是人們口頭創造力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們很短,但非常生動和富有想像力的陳述。箴言具有教導性的語氣。它們概括了生活現象,反映了大多數人的經歷和意見。諺語不那麼有啟發性,但每句話也包含對日常情況、人類行為和民族性格特徵的恰當描述。大多數流行語的來源必須在遙遠的過去尋找。

指示
第1步
考古學家在埃及發現了最古老的諺語和諺語集。帶有格言的泥板的獨特例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500 年左右。標語的另一個重要來源當然是聖經。它的舊約部分稱所羅門王生活在公元前 10 世紀,是 900 條諺語的作者。
第2步
同時代人的智慧格言被希臘哲學家和文化人物亞里士多德、季諾維、普魯塔克、阿里斯托芬收集和系統化。諺語和諺語的流行亞里士多德解釋了它們的簡潔性和準確性。
第 3 步
1500年,鹿特丹的荷蘭科學家和教育家伊拉斯謨發表了對古希臘和羅馬歷史的長期研究結果。這部多頁作品被稱為“箴言”。在其中,伊拉斯謨收錄了 3000 多條羅馬和希臘標語,由他改編以供同時代人理解。歐洲社會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代表對這本書產生了興趣。它被翻譯成國家語言並在教育機構學習。因此,古代世界的諺語和諺語滲透到歐洲人民的文化中。這解釋了在不同語言中存在意義相似的比喻表達。
第四步
在俄羅斯,第一個諺語記錄在十二至十三世紀的編年史和文學文本中:“往日的故事”、“伊戈爾的主人的故事”、“扎托奇尼克丹尼爾的祈禱”等。俗話說,俄羅斯人民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有信心早日戰勝俄羅斯一切敵人。所以,《往事》的作者引用了“Perished, aki obre”這句話,意思是“像懸崖一樣滅亡”。這個表達是在斯拉夫人民將奧布羅夫游牧部落驅逐出他們的土地後誕生的。 8 世紀末出現的一句諺語幫助編年史家形像地表達了他對俄羅斯土地上所有入侵者命運的看法。
第 5 步
17 世紀末,一位不知名的作者編纂了一本“字母表中的世界故事或諺語”集。這本書包含了 2500 多個流行語。在該系列的頁面上,您可以找到甚至現代俄羅斯人都熟悉的表達方式。所以,從韃靼-蒙古人的枷鎖時期,這對俄羅斯來說是痛苦的,“空,馬邁如何過去”的說法就為人所知。
第 6 步
一些格言從古代童話和傳說中進入國語,例如:“不敗者有福”。但大部分諺語都反映了普通人的風俗習慣和日常煩惱:“池中魚難釣”、“存錢者無用”、“農民之父奧古斯都”、等等。
第 7 步
19 世紀的俄羅斯作家極大地豐富了民族詞彙。人們從A. S.普希金、A. S.格里博耶多夫、I. A.克雷洛夫的寓言、詩歌和詩歌中,將許多簡短的諺語轉化為日常用語。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學諺語幾乎完全與民間藝術融合在一起:“歡樂時光不守規矩”、“老少皆宜”、“瓦斯卡聽而吃”等。
第 8 步
俄羅斯語言學家弗拉基米爾·達爾 (Vladimir Dal) 在 19 世紀 30-50 年代對民間諺語進行了詳細研究。迄今為止,他的《俄羅斯人的箴言》集被認為是最完整的。達爾在書中收錄了 3 萬個表達方式,將它們分為幾個主題部分。
步驟 9
當然,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諺語和諺語會不時發生變化。過時的意思或表達形式讓位於更現代的表達方式。此外,還會出現新的對象、現象、情況和關係。民間智慧以話題性諺語的形式修復了社會變化:“如果你不能還貸,就會有一個杯子”,“我們的人不打車去麵包店。”